2022年02月16日 13:31 來源:中國新聞網
圖為印尼歸僑蔡蘭妹與家人合影 俞靖 攝
中新網南寧2月16日電 題:廣西武鳴僑場印尼歸僑“三代同堂”度元宵樂享幸福新生活
作者 林浩 俞靖 黃勤
廣西是中國華僑農林場面積最大的省(區),曾先后設置22個華僑農場,共安置來自印尼、越南、泰國等10多個國家的歸僑20萬多人。其中,武鳴華僑農場安置歸僑約1.2萬人,是廣西最大歸僑聚居地。
近年來,武鳴華僑農場將農場經濟主體轉向“工業開發區模式”,變身廣西—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,成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。從最初的蠻荒之野發展成為現代化工業新城,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,教育、醫療、住房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,歸僑、僑眷安居樂業,環境優美宜居。
2月15日,中新網記者在武鳴華僑農場85歲的歸僑老人蔡蘭妹家中看到,伴隨歡快印尼歌曲旋律,她和兒子、兒媳和孫女共聚一堂,一邊聊家常、一邊準備家宴……不一會兒,印尼沙爹牛肉串、五色湯圓、炸年糕、黃姜飯等特色小吃擺滿餐桌。
談起新年愿望,蔡蘭妹說,希望家人平安,能這樣一直幸福下去。
上世紀60年代,因特殊歷史原因,23歲的蔡蘭妹隨家人從印尼回國,被安置在武鳴華僑農場。
“以前這里都是荒地,我們只能住簡易的瓦房,從事水稻、甘蔗種植等農業勞動,F在,僑場變成了城市,我們一家住上了143平方米的電梯房,我每月還能領取近3000元的退休金,已經沒有后顧之憂!辈烫m妹說。
看到僑場發展得越來越好,2020年,蔡蘭妹在上海工作的兒子蔡戰spaceD告別漂泊,與妻子李月瑤一起,回到蔡蘭妹身邊。蔡戰spaceD在家門口的物業公司找到了穩定的工作,李月瑤則繼承家婆的廚藝,與朋友合伙開了家印尼私廚餐館,月營業額近8000元。
蔡戰spaceD告訴記者,和大城市高強度快節奏工作生活相比,回到僑場日子顯得安逸,工作之余,既可以照顧母親,也能繼續追尋自己的夢想。
蔡戰spaceD計劃,等疫情過去,和妻子開一家屬于自己的東南亞特色風味飯店,把母親的手藝“發揚光大”。
“現在僑場企業越來越多,配套越來越好,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前來旅游、工作,一些網紅店門口,常常有人排隊消費,我對未來創業成功充滿信心!辈虘餾paceD說。
當天,蔡蘭妹的孫女蔡雪靜與其相擁而坐,顯得格外貼心。從小熱愛藝術的蔡雪靜通過僑場老師的教導,已考上廣州美術學院,她打算等學成歸來,繼續在僑場發展。
和蔡戰spaceD相似,印尼歸僑梁群發的女兒梁春也回到僑場創業,曾在深圳工作16年的她,已利用互聯網電商,將印尼糕點等美食,賣到廣州、深圳等大城市。
梁春表示,順豐、德邦等知名物流企業已進駐僑場,將產品發到全國各地十分便利,希望更多人品嘗到東南亞美食的美味。
看到女兒的回歸,梁群發十分開心,他說:“僑場發展日新月異,非常慶幸當年作出了回國的決定,F在很多親戚都羨慕我,有的人特地來此買了房,準備和我一起養老!
為激勵歸僑僑眷返鄉自主創業,武鳴華僑農場騰出51間商鋪打造“華僑創業街”,給予減免兩年租金等優惠,目前已有31名印尼、馬來西亞、越南歸僑僑眷申報入駐,“印尼爸爸特色風味館”“僑莘越南風味店”等多家特色餐飲店陸續營業。(完)
中國政府網|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|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|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| 中國致公黨 |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|
國家移民管理局 | 中國新聞網 | 中國僑網 |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
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:100037 聯系方式:gqb@gqb.gov.cn
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
[京ICP備05072101號] 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2928]